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检测耐药机制:在发现奥希替尼耐药后,应立即进行基因检测,尤其是液体活检或组织活检。此举有助于明确耐药机制,如是否存在T790M突变、C797S突变或者MET扩增等。
2.更换药物:针对不同的耐药机制,可以考虑更换为其他靶向药物。例如,对于MET扩增可使用MET抑制剂,对于C797S双突变可以尝试三代或四代EGFR抑制剂。
3.放化疗结合:对于无法通过更换药物控制的病例,结合传统的放疗或化疗可能是有效的手段。这包括局部放疗以及全身化疗,具体方案需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灶分布来制定。
4.临床试验:鼓励参加临床试验,新药和新疗法的实验性治疗可能为耐药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不断发展的医学研究中,很多新型靶向药物及其组合正在试验阶段。
5.对症支持:针对病情变化引起的各种症状,应进行积极的对症支持治疗。包括但不限于止痛、抗感染、营养支持等,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奥希替尼耐药后的管理涉及多方面内容,需要精准的基因检测、更换合适的治疗方案、可能的放化疗结合以及参加临床试验等。同时,对症支持也不可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