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荣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1.准备阶段:
1.1.一般在术后1到2周左右进行拆线,此时伤口已经开始愈合,但仍需小心处理。
1.2.拆线前,医生会检查伤口的愈合情况,确保没有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2.消毒和麻醉:
2.1.在拆线前,医生会用无菌纱布和消毒液清洁伤口周围区域,以防止感染。
2.2.通常不需要局部麻醉,因为拆线过程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疼痛,但如果患者感觉不适,可以提出使用局部麻醉剂。
3.拆线工具:
3.1.医生会使用专门的拆线剪和镊子,这些工具经过严格灭菌处理。
3.2.医生首先用镊子夹住缝线结,然后用拆线剪将缝线剪断。
4.拆线过程:
4.1.医生会小心地将剪断的缝线一端轻轻拉出,这个过程通常不会超过几分钟。
4.2.对于内部使用可吸收缝线的情况,则不需要拆线,这种缝线会在体内逐渐被分解吸收。
5.拆线后的护理:
5.1.拆线后,医生可能会再次消毒伤口,并涂抹抗生素软膏以预防感染。
5.2.伤口表面可能还会覆盖新的无菌敷料,以保护刚拆线的伤口。
6.随访与恢复:
6.1.拆线后,患者应按医生的指示进行伤口护理,如保持清洁、避免摩擦等。
6.2.定期复诊,以便医生检查伤口恢复情况,确保没有出现感染或其他问题。
拆线过程虽然简单,但仍需由专业医生操作,以确保安全和效果。术后要密切关注伤口变化,若有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