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肝脏疾病:肝脏是代谢胆红素的重要器官。如果肝脏功能受损,如患有肝炎、肝硬化等,肝细胞无法有效处理胆红素,导致其积聚在体内,使眼白发黄。
统计显示,全球大约有2亿人感染了慢性乙型肝炎,其中部分患者会出现肝功能下降和巩膜黄染。
2.胆道阻塞:胆汁中的胆红素需要通过胆道排出体外。如果胆道发生阻塞,例如由于胆结石或肿瘤,胆红素就会逆流进入血液,导致眼白发黄。
根据研究,在5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约15%的人会患上胆结石,这增加了胆道阻塞及巩膜黄染的风险。
3.溶血性贫血:在这种情况下,红细胞过早破坏,释放大量的未结合胆红素。肝脏无法快速处理这些额外的胆红素,也会导致眼白发黄。
数据指出,溶血性贫血的发生率大约为每10万人中2-10例。
4.新生儿黄疸:这是一种常见于新生儿的生理现象,多数情况下是因为新生儿肝脏尚未完全发育,无法高效处理胆红素。
研究表明,大约60%的足月新生儿会在出生后几天内出现黄疸症状,但通常在两周内自愈。
5.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会对肝脏产生毒性作用,影响其正常功能,从而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出现巩膜黄染。
例如,长期使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可能会导致药物性肝损伤,进而引发眼白发黄。
眼白发黄是身体内部潜在问题的警示信号,需尽快查明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酗酒以及定期体检有助于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同时,若发现眼白发黄,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