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呼吸科
1.气道病变:
慢阻肺患者的气道内壁通常呈现慢性炎症,这种炎症主要由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所致。
支气管上皮细胞受损,纤毛丧失或功能减弱,使得痰液难以清除,增加感染风险。
黏液腺肥大和杯状细胞增生,导致痰液分泌增加,进一步引起气道阻塞。
支气管平滑肌增厚和纤维化,导致支气管狭窄和气流受限。
2.肺实质病变:
慢阻肺患者的肺泡壁破坏和弹性纤维减少,导致肺泡融合形成较大的气囊,即肺大泡。这种变化被称为肺气肿。
肺气肿使得肺的弹性回缩力减弱,呼气时气体滞留,导致肺过度充气,进一步影响气体交换。
肺泡周围的支撑结构被破坏,导致小气道塌陷,进一步加重气道阻塞。
3.肺血管病变:
慢阻肺可引起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使得血管壁增厚。
肺动脉中层平滑肌细胞增生,导致肺动脉高压。
长期的肺动脉高压会引起右心室肥大和右心衰竭,这种情况被称为肺心病。
慢阻肺的病理改变是复杂且多方面的,包括气道、肺实质和肺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异常。这些病理变化共同作用,导致慢阻肺的临床症状和并发症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应特别关注避免吸烟和接触空气污染,定期进行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管理慢阻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