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呼吸科
1.临床症状:患者常表现为持续咳嗽、咳痰或咯血,伴有发热、盗汗、体重减轻等全身症状。尤其是咳嗽超过两周,应高度怀疑肺结核的可能性。
2.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片:是筛查肺结核的基础手段,可以观察到肺部浸润、空洞和结核肿块等特征性改变。
CT扫描:对于X线片难以明确的病变,CT扫描提供更详细的肺部结构信息,有助于发现早期病变及评估病变范围。
3.实验室检测:
痰涂片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痰液中的结核分枝杆菌,是快速初步判断的方法,但阳性率约50%。
痰培养:是确诊肺结核的金标准,可以确定菌种和药敏结果,但培养周期较长,一般需4-8周。
结核菌素试验(PPD):检测机体对结核菌的免疫反应,有助于辅助诊断,尤其在儿童中的应用较广泛,但不能区分活动性结核和既往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PCR):通过基因扩增技术,快速检测痰液或其他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DNA,灵敏度和特异性高。
4.其他辅助检查:
支气管镜检查:适用于痰液检查阴性但高度怀疑肺结核者,通过获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活检组织进行病理和微生物学检查。
血清学检查:如结核抗体检测,通过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辅助判断感染情况。
以上检查方法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肺结核的诊断准确性。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对控制疾病传播和预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