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口服药物:
皮质类固醇:如泼尼松,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用于控制免疫反应。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引起副作用。
免疫调节剂:如甲氨蝶呤,能够缓解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但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需定期监测。
抗氧化剂:如维生素C和E,有助于减轻皮肤损伤。
2.外用药物:
激素类药膏:如卤米松、氟轻松等,可用于小面积的白斑部位,但不宜长期使用。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如他克莫司软膏,可以替代激素药膏,适用于面部及其他敏感部位。
光敏剂:如8-甲氧补骨脂素,配合紫外线照射,提高治疗效果。
3.光疗:
窄波紫外线B(NB-UVB):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适用于大面积的白斑病患者,每周2-3次,需持续数月。
准分子激光:对局部白斑有显著效果,疗程较短,但费用相对较高。
白斑病的治疗需要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复诊,监测疗效和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自行用药或中断治疗,以免影响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