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质瘤是否仅有死亡一途

2024-11-1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病情分析:胶质瘤并非仅有死亡一途。尽管这是一个具有侵袭性和潜在致命性的疾病,但近年来医学上的许多进展为患者提供了多种治疗选择,显著改善了预后。

1.分类与分级:

胶质瘤可以根据组织学特征和分子标志物进行分类,常见的类型包括星形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和室管膜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胶质瘤被分为I到IV级。其中I级和II级是低级别胶质瘤,相对生长缓慢,而III级和IV级则是高级别胶质瘤,增长更快,侵袭性更强。高级别胶质瘤如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往往预后较差,但通过各种治疗方法可能延长生存期。

2.治疗手段:

目前,胶质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放疗和化疗。

手术:手术切除是胶质瘤治疗的首选,目标是尽可能多地去除肿瘤组织,同时保留正常脑功能。

放疗:放射治疗通常作为辅助治疗手段,用于杀死残留的癌细胞,减少复发风险。对于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放疗是标准治疗方案之一。

化疗:例如替莫唑胺(Temozolomide),是一种口服的化疗药物,常用于辅助放疗。临床研究显示,联合使用替莫唑胺和放疗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体生存期。

3.新兴疗法:

最近几年,免疫疗法和靶向治疗在胶质瘤治疗上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免疫疗法: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例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靶向治疗:针对特定的分子病理改变,如EGFR突变或IDH突变等,通过特异性药物抑制这些异常信号通路,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4.预后因素:

胶质瘤的预后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肿瘤的类型和分级、患者的年龄和整体健康状况以及是否能进行完全切除手术等。低级别胶质瘤的患者五年生存率相对较高,而高级别胶质瘤的预后较差,但通过综合治疗也可显著延长生存期。

尽管胶质瘤仍然是一个严峻的医学挑战,但随着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的不断进步,许多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生存质量和延长的生存期。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