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全面评估:
影像学检查:进行胸部CT扫描、PET-CT等评估肿瘤的范围和转移情况。
病理学检查:通过支气管镜或穿刺活检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诊断,以确定肺癌类型(如非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
基因检测:部分肺癌患者可以通过基因检测确定是否存在特定基因突变,影响治疗方案。
2.分期:
肺癌的分期系统将疾病分为I期至IV期,根据肿瘤大小、淋巴结受累情况和远处转移情况进行分类。不同分期的治疗策略会有所不同。
3.治疗计划:
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I期和部分II期)患者可能适合手术切除。
放疗:对于不适合手术的患者或术后辅助治疗,经常使用放射治疗。
化疗:用于晚期肺癌或作为术后辅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铂类药物、紫杉醇等。
靶向治疗:针对有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如EGFR突变,可以使用靶向药物治疗,如厄洛替尼。
免疫治疗:通过增强身体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可用于某些晚期肺癌患者。
4.多学科团队合作:
治疗肺癌需要多个专业(如肿瘤科、胸外科、放疗科、病理科)的协作,共同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
5.心理支持与康复:
肺癌确诊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较大心理压力,建议寻求心理咨询和支持。
关注营养和身体锻炼,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6.定期随访:
治疗过程中和治疗结束后的随访非常重要,用于监测疾病进展和治疗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肺癌确诊后,及时启动全面而个性化的治疗和支持措施十分关键。治疗方案应根据具体情况,由专业医疗团队共同制定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