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胆囊隆起性病变的主要类型包括胆囊息肉、胆囊腺瘤和胆固醇息肉:
胆囊息肉:一般为良性,多数小于10毫米,不会引起明显症状。
胆囊腺瘤:属于良性肿瘤,但有一定恶性转化的风险,尤其是大于10毫米的腺瘤。
胆固醇息肉:又称胆固醇结晶,主要由胆固醇沉积形成,多为良性。
2.引发胆囊隆起性病变的原因:
胆固醇代谢异常:导致胆固醇在胆囊壁上沉积,形成胆固醇息肉。
慢性炎症:长期的胆囊炎症刺激可导致细胞增生,形成息肉样病变。
遗传因素:某些家族中出现胆囊隆起性病变的几率较高,提示存在遗传易感性。
3.临床表现和诊断:
多数患者无明显症状,可能在体检超声中偶然发现。
有症状的患者可能出现右上腹疼痛、消化不良等非特异性症状。
超声检查是最常用的诊断方法,通过影像学可以识别和测量隆起性病变。
4.治疗和预防:
小于10毫米且无症状的病变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定期随访观察即可。
大于10毫米或有持续症状的病变需要手术切除,以避免恶性转化风险。
预防措施包括健康饮食、控制体重和避免胆固醇摄入过多。
胆囊隆起性病变多数为良性,但需要定期监测以排除恶性变风险。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遵从专业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