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合理作息:
每天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建议每天保证7-9小时的睡眠,不要熬夜。
尽量在每天晚上10点至11点之间入睡,因为这段时间是身体进行修复和生长激素分泌的高峰期。
2.健康饮食:
避免在睡前2小时内进食高糖、高脂肪类食品,以免增加胃部负担,影响入睡。
晚上避免摄入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茶和可乐,这些饮品会刺激神经系统,延长入睡时间。
3.适量运动:
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适度运动,例如跑步、游泳或骑自行车,有助于消耗多余精力,提高夜间睡眠质量。
但应避免在临睡前剧烈运动,因为运动会使体温升高,导致难以入睡。
4.舒适环境:
确保卧室舒适安静,光线适中,温度适宜。通常18-22摄氏度的环境最适合入睡。
可以使用遮光窗帘和耳塞来减少外界噪音和光线干扰。
5.心理调节:
面对学习和生活压力时,掌握一些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肌肉放松训练,帮助缓解焦虑情绪。
如果存在持续性的心理困扰,应及时与家长、老师或专业心理咨询师沟通,获得支持和帮助。
6.避免电子产品:
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产品,包括手机、电脑和电视。这些设备发出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从而影响睡眠。
若以上方法未能有效改善失眠,应尽快咨询专业医师或心理医生,必要时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