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营养不良:长期节食会导致身体缺乏必要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这会影响免疫功能、骨骼健康和整体能量水平。例如,钙和维生素D不足可能增加骨质疏松症的风险。
2.代谢紊乱:当摄入的热量过低时,身体会降低新陈代谢率以节省能量。这种适应性变化可能导致体重恢复甚至增加,因为一旦正常饮食恢复,身体仍保持较低的代谢水平。
3.心理健康问题:饮食不规律和极端节食行为与焦虑、抑郁以及饮食失调(如厌食症或贪食症)有关。研究显示,大约30%的节食者会发展为某种程度的饮食失调。
4.激素失衡:不规律的饮食习惯可能干扰体内激素水平,如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从而影响血糖控制和甲状腺功能,增加罹患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的风险。
5.消化系统问题:不规律进食可能引发胃肠道问题,如便秘、腹泻和胃灼热,因为消化系统需要一定的规律来有效运作。
合理的膳食计划应包括均衡的营养摄入,并结合适度运动,以确保减肥过程中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