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心脏骤停是否可能导致死亡

2025-08-0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长时间心脏骤停极有可能导致死亡。心脏骤停是一种危急情况,指的是心脏突然停止跳动,从而导致血液无法被泵送到身体的重要器官,尤其是大脑。

1.心脏骤停后,如果在4-6分钟内没有得到及时和有效的心肺复苏,脑组织会开始受到不可逆损伤。大脑需要持续供应氧气和营养物质,而这些都由循环系统提供。一旦心脏停止运作,缺氧状态很快会对大脑产生严重影响。

2.超过10分钟的心脏骤停通常与极高的死亡率相关联。虽然心肺复苏和高级生命支持技术可能会在某些情况下成功恢复心脏功能,但时间越长,恢复成功的概率越低,并且即使心脏功能恢复,也可能留下严重的脑损伤或其他并发症。

3.根据数据,心脏骤停患者在医院外发生时,其平均存活率不到10%。及时的干预是关键,其中包括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进行心肺复苏,以及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这些措施可以显著提高存活率。

确保正确理解心脏骤停的紧急性以及所需的迅速应对措施对于降低死亡风险至关重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定期监测心脏健康有助于预防心脏骤停的发生。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