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病变部位:
白内障:白内障是由于眼睛内部的晶状体发生混浊,导致视力下降。晶状体位于瞳孔后方,其透明度对光线进入眼球至关重要。
圆锥角膜:圆锥角膜则是角膜的形状改变,由正常的圆顶状变为圆锥状,从而导致不规则散光和视物模糊。角膜是眼球最外层的透明组织。
2.症状表现:
白内障:典型症状包括视力逐渐模糊、色彩对比度降低、夜间视力差,以及出现眩光或光晕。这些症状通常随着晶状体混浊程度的增加而加重。
圆锥角膜:患者常感觉视力模糊,尤其是远视力下降,佩戴眼镜难以矫正。可能出现畏光与头痛等症状。
3.发病原因:
白内障:常见的原因包括年龄增长、遗传因素、糖尿病、紫外线暴露以及某些药物的长期使用。
圆锥角膜:具体病因尚不明确,但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如长时间揉眼)可能有关联。
4.治疗方法:
白内障:手术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通过置换混浊的晶状体可以恢复视力。
圆锥角膜:早期可通过配戴硬性透氧性隐形眼镜校正视力,晚期严重时可能需要进行角膜交联术或角膜移植。
白内障和圆锥角膜是影响视力的两种不同疾病,各自具有特定的病因、症状及治疗方案。定期眼科检查可帮助早期发现并采取适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