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早期介入:尽早开始康复训练可以显著提高恢复效果,通常在病情稳定后立即进行。早期阶段重点在于被动运动和姿势转变,以预防关节挛缩和压疮。
2.被动和主动运动:被动运动是指在治疗师帮助下进行的运动,适用于完全瘫痪或肌力极弱者。而随着肌力逐渐恢复,应增加主动运动,如手臂举起、腿部弯曲等,以增强肌肉力量。
3.功能性电刺激:此技术利用电流刺激瘫痪肌肉产生收缩,帮助增强肌肉力量并改善运动功能。研究表明,功能性电刺激在改善上肢功能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4.平衡和协调训练:通过使用平衡板或其他器材进行练习,提高身体稳定性和协调能力。这类训练有助于减少跌倒风险并增强步态稳定性。
5.日常活动训练:包括基本的生活技能训练,如穿衣、进食等,旨在恢复患者独立生活能力。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6.心理支持:心理康复在整个过程中同样重要。它帮助患者应对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保持积极的康复态度。
肢体瘫痪后的康复训练需要多学科团队协作,包括物理治疗师、职业治疗师以及心理医生等,以确保全面、有效的康复过程。坚持系统的康复训练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