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在尿路感染发生时,细菌侵入泌尿系统,造成局部炎症反应。炎症反应会增加肾小球和肾小管的一些通透性,从而导致蛋白质泄漏进入尿液中。这种情况下,蛋白尿是暂时性的,通常在感染治愈后消失。
2.研究表明,在尿路感染患者中,尤其是严重的或复发性尿路感染患者,约有20%-30%的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这一比例在儿童和老年人群体中可能更高,因为其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更容易受到感染影响。
3.尿路感染引起的蛋白尿的特点是,尿液中蛋白质含量一般不高,多为轻度蛋白尿,即每24小时尿蛋白排泄量低于1克。如果尿蛋白含量显著升高,则需要进一步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的肾脏疾病。
尿路感染虽然可以导致蛋白尿,但这种蛋白尿通常是暂时性的,并会在感染治愈后恢复正常。在出现蛋白尿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明确病因并获得适当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