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病理基础:脑萎缩指大脑体积缩小和神经细胞丧失,是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共同的表现,包括阿尔茨海默病、额颞叶痴呆以及部分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则主要是由于中脑黑质内多巴胺神经元减少,使得基底节功能紊乱。
2.临床症状:脑萎缩常表现为记忆力减退、认知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包括静止性震颤、肌肉僵直、运动迟缓和姿势不稳。虽然两者症状不同,但帕金森病患者也可能伴随认知功能下降和记忆问题,进一步加重脑萎缩的表现。
3.共同风险因素:年龄增加是两者最主要的风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心血管疾病,以及长期吸烟、饮酒、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增加患病风险。遗传因素在某些家族中起重要作用,但具体机制仍在研究中。
4.神经影像学:通过磁共振成像(MRI)可观察到脑萎缩区域和程度。帕金森病的影像学特征则包括黑质区信号减低和纹状体代谢异常。两者影像学特征可以并存但并不直接相关。
5.治疗与管理:脑萎缩和帕金森病目前都无法治愈,但可通过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延缓疾病进展。对帕金森病,常用左旋多巴制剂及多巴胺激动剂;对脑萎缩尤其是阿尔茨海默病,可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MDA受体拮抗剂。
脑萎缩和帕金森病虽有一定关联,但其病理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存在显著差异。合理的生活方式与早期干预是延缓病情进展的重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