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感染性原因:
急性淋巴结炎:多由细菌、病毒或其他病原体引起。临床上表现为局部淋巴结肿大、疼痛、发热等症状。常见诱因包括咽喉炎、牙龈感染、皮肤损伤等。
慢性淋巴结炎:长期慢性感染或炎症刺激导致的淋巴结慢性肿大,可能触摸时感觉坚硬,但通常没有明显疼痛。
2.恶性原因:
淋巴瘤: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特点是淋巴结无痛性肿大,可伴随全身症状,如夜间盗汗、体重减轻、乏力等。
转移性癌:某些实体瘤(如乳腺癌、肺癌、胃癌等)的癌细胞转移至淋巴结,引起肿大。这类肿大通常进行性加重,质地较硬。
3.其他原因:
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也可导致淋巴结肿大,伴随其他系统症状。
药物反应:某些药物可以引起淋巴结反应性增生,需注意药物史。
判断淋巴结肿大的具体原因需要详细的临床评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检查:
血液常规和生化检查:了解全身感染或炎症情况。
超声波或CT扫描:评估淋巴结的形态和周围组织关系。
淋巴结活检:获取淋巴结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恶性细胞。
面对淋巴结肿大,及时就医并接受相关检查是关键。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能显著改善预后,不建议自行处理或忽视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