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生理性原因:
环境温度过高。室内温度过高或被褥太厚会导致体温调节困难,引发大量出汗。
精神压力大。焦虑、紧张等精神状态会影响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增加夜间出汗几率。
2.内分泌系统问题: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会引起代谢率增加,导致出汗增多。
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时,低血糖反应可能引起夜间出汗。
更年期综合征。女性在更年期由于雌激素水平波动,常出现潮热和夜间出汗。
3.感染性疾病:
结核病。结核杆菌感染会引起发热和盗汗症状。
慢性炎症或感染。如慢性肝炎、肺部感染等也可能导致夜间出汗。
4.肿瘤相关:
淋巴瘤。恶性淋巴瘤常伴有盗汗、发热和体重减轻三大症状。
白血病。白血病患者由于免疫力下降,经常出现感染及发热,可能导致夜间出汗。
5.药物因素:
某些药物如解热镇痛药、抗抑郁药等可能引起出汗副作用。
激素类药物。长期使用类固醇激素也可能导致体温调节异常,出现夜间出汗。
长时间或严重的夜间出汗需要就医查明具体原因,进行针对性治疗。注意保持室内通风、穿着舒适衣物和合理的饮食习惯,有助于减轻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