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这类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从而预防脑梗塞的发生。阿司匹林常用剂量为每日75-100毫克,而氯吡格雷一般每日75毫克。
2.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包括达比加群、利伐沙班等。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凝血因子,减少血栓形成风险。华法林的剂量需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调整,通常目标INR在2-3之间。
3.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他汀类药物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进而减少脑梗塞复发风险。阿托伐他汀的常用剂量为每日10-80毫克。
4.血管扩张剂:如尼莫地平和长效硝酸酯类药物。这类药物通过扩张脑血管,改善脑部血流供应。尼莫地平通常每日30-60毫克,分次口服。
5.神经保护剂:如依达拉奉和丁苯酞。这些药物通过抗氧化、抗炎和抗凋亡等机制,保护神经细胞,减轻脑损伤。依达拉奉通常静脉滴注,每日两次,每次30毫克。
为了达到最佳疗效,药物治疗应结合个人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在使用上述药物时需注意定期监测肝功能、肾功能以及血液指标。临床上还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以及是否有出血倾向等因素,谨慎选择适当的药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