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荣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乳腺外科
1.病因:
激素水平波动:乳房囊性增生病通常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平衡失调相关。月经周期、怀孕、哺乳及更年期等均可能引起激素水平变化,从而诱发该病。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乳腺疾病史的女性相对患病风险较高。
生活方式:饮食不良、压力大、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也可增加患病风险。
2.临床表现:
乳房疼痛:多为周期性疼痛,通常在月经前一周加重,月经结束后缓解。
乳房肿块:触摸时可感受到大小不一的结节或肿块,质地较硬,但边界清晰,多为可移动的。
乳头分泌物:部分患者可能有乳头溢液,液体颜色多样,包括透明、黄色或奶白色。
3.诊断:
临床检查:医生通过触诊可以初步判断肿块的性质。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和乳腺钼靶摄片是常用的影像学手段,可以明确肿块的形态和位置。
穿刺活检:对于疑似恶性的病变,可通过穿刺取样进行病理学检查,以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
4.治疗:
药物治疗:激素类药物、止痛药及维生素E等可用于缓解症状。
生活方式调整:建议适当减少咖啡因和高脂肪食物的摄入,保持规律作息并适量运动。
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或存在疑似恶性病变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
乳房囊性增生病虽然常见且多为良性,但若发现乳房内有不明原因的肿块或持续疼痛,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