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疾病分期:
早期肺鳞癌(I期和部分II期)通常可以通过手术切除肿瘤达到治愈目的。进入III期及以上阶段时,肿瘤已经扩散至淋巴结或者其他器官,手术的效果显著下降。
约80%的肺鳞癌患者在确诊时处于晚期(III期或IV期),此时手术并不能有效控制病情。
2.肿瘤位置与大小:
肿瘤如果位于重要血管、气道或心脏周围,即使是局限性病变,手术也难以完全切除,且风险极高。
肿瘤大于7厘米的情况下,手术切除的难度和风险增加,而预后效果较差。
3.患者整体健康状况:
年龄较大或存在严重的合并症(如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的患者,手术带来的麻醉和手术创伤风险过高,可能无法耐受。
手术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确认患者是否有足够的肺功能和身体耐受力来承受手术。
4.远处转移:
如果癌症已经发生远处转移,如骨、脑、肝等器官,手术无法解决全身性的病变,此时更倾向于系统性治疗如化疗、放疗或免疫治疗。
大约60%的肺鳞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出现远处转移,使得手术失去意义。
5.复发风险:
即使手术成功切除肿瘤,肺鳞癌的复发率仍然较高。手术后需结合放疗和化疗来降低复发风险,而单纯依靠手术效果有限。
数据显示,约50%的肺鳞癌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后的两年内会出现复发。
肺鳞癌不建议手术的原因主要涉及疾病分期、肿瘤位置与大小、患者整体健康状况、远处转移以及复发风险。每个病例都需要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应通过多学科讨论,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