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临床症状评估: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如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这些症状有助于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脑动脉硬化的可能性。
2.血液检查:常规血液检查可以检测血脂水平(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血糖水平等,这些指标与动脉硬化的风险密切相关。高胆固醇和高血糖是动脉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
3.影像学检查:
颅脑CT或MRI:这两种影像学检查能够详细观察脑部结构,了解血管狭窄和脑组织损伤情况。
多普勒超声:通过超声波技术,可以评估脑内和颈部动脉的血流速度和方向,帮助确定动脉硬化程度及其对脑供血的影响。
血管造影:这是一种更为详细的检查,通过在动脉内注入造影剂,并进行X光拍摄,可以清晰显示出脑动脉的形态,发现狭窄或闭塞的部位。
4.心电图和心脏超声:这些检查主要用于排除心脏问题,因为心脏疾病与动脉硬化密切相关,特别是心房纤颤等情况容易导致脑供血不足。
5.认知功能测试:对于出现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的患者,心理学家或神经科医生可能会进行一系列的认知功能测试,以评估思维能力和记忆力的具体受损程度。
尽早发现和诊断脑动脉硬化,对预防严重并发症具有关键意义。定期体检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够有效减少脑动脉硬化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