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老年痴呆症

2024-09-1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病情分析:老年痴呆症是一种主要影响记忆、思维和行为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正式医学名称为阿尔茨海默病,是最常见的痴呆类型。

1.发病率和年龄因素:

老年痴呆症主要发生在65岁以上的人群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风险显著增加。

约10%的65岁以上人群患有老年痴呆症,而8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则上升至30%。

2.症状表现:

早期:轻度记忆丧失,例如忘记近期的事件或对日期、时间感到困惑。

中期:症状加重,包括语言困难、理解力下降、判断能力受损以及日常活动受限。

晚期:患者可能完全依赖他人照顾,失去语言能力,出现严重的认知障碍和身体功能丧失。

3.病理机制:

老年痴呆症的核心病理特征是大脑内出现β-淀粉样蛋白斑块和tau蛋白缠结。这些异常蛋白质积累会破坏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导致细胞死亡。

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减少也被视为疾病进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4.诊断方式:

临床诊断主要基于详细的病史、认知功能测试和体格检查。

影像学检查如磁共振成像(MRI)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可以帮助确定大脑结构变化和代谢异常。

脑脊液检查可检测出与疾病相关的蛋白质水平变化,为确诊提供辅助依据。

5.治疗方法:

目前尚无根治老年痴呆症的方法,但一些药物如胆碱酯酶抑制剂和谷氨酸调节剂可以缓解症状,减缓病情进展。

非药物疗法包括认知训练、心理支持和环境调整,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早期发现和干预有助于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和家属的生活质量。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关注认知功能变化,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建议,有助于早期诊断和管理老年痴呆症。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