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定期清理:每天至少两次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造瘘口周围的皮肤,以去除分泌物和细菌,从而降低感染风险。必要时,可使用医生推荐的抗菌药物或溶液进行清洁。
2.保持导管通畅:确保导尿管没有扭曲或堵塞,以维持正常的尿液排出。每隔4至6小时检查一次导管,确保其固定良好且不受压迫。
3.监测分泌物:观察分泌物的颜色、气味和量。如发现分泌物呈现异常颜色(如绿色或褐色)或有异味,可能提示感染,应立即联系医疗专业人员。如果出现分泌物显著增多或减少的情况,也需引起注意。
4.更换敷料:根据专业医务人员的建议,定期更换造瘘口处的敷料。通常情况下,每日更换一次,但若分泌物较多或发生渗漏,则需增加更换频率。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管理造瘘后的分泌物,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定期随访和与医务人员沟通也至关重要,确保任何异常信号都能及时得到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