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外科报告中的血管瘤

2025-06-1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病情分析:外科报告中的“血管瘤”通常指的是一种良性肿瘤,由血管内皮细胞过度增生形成。它们常见于皮肤、肝脏或其他器官,虽然大多数情况下是无害的,但有时可能需要医学干预。

1.定义及分类:血管瘤分为几种类型,最常见的是草莓状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草莓状毛细血管瘤多见于婴幼儿,通常在出生后不久出现,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消退。海绵状血管瘤则可能出现在任何年龄,其结构较深。

2.发生率:血管瘤是儿童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占所有儿童时期的肿瘤的大约5-10%。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影响,比例大约为3:1。

3.临床表现及诊断:血管瘤通常表现为皮肤上红色、蓝紫色的斑块或突起。通常通过体格检查即可诊断,但如果位于难以观察的内部器官,则可能需要借助超声、CT或MRI进行影像学评估。

4.治疗及预后:大部分血管瘤不需要特殊治疗,会随着时间自然缩小或消失。但在某些情况下,如血管瘤位置妨碍功能或引发并发症,则可能需要药物治疗(如口服β受体阻滞剂)、激光治疗或手术切除。

尽管血管瘤在外观上可能令人不安,但绝大多数是无害的,需要医疗介入的情况非常有限。若发现不明原因的皮肤隆起或颜色改变,应及时咨询专业医师以获得准确诊断和建议。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