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术后恢复阶段:术后的第1至2周是急性恢复期,此时主要关注伤口愈合和减轻炎症反应。通常医生会观察手术部位的恢复情况,确保没有并发症出现。在这一阶段,患者需要避免过早的刺激,以免影响伤口愈合。
2.针灸介入时间:在术后2至4周,伤口愈合较为稳定,可以开始考虑进行针灸治疗。此时,针灸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组织肿胀以及促进神经组织的修复。
3.针灸的作用机制: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促进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这对于面神经损伤患者尤其重要,因为面神经的功能恢复与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4.监测和调整治疗:在针灸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恢复情况对治疗方案进行动态调整。治疗频率和强度可能根据患者的神经恢复进程而变化。
面神经减压术后的针灸治疗时机通常在术后2至4周开始,可以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应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合适的治疗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