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药物剂型的设计
直肠给药常用的剂型如栓剂,通常是通过肛门插入直肠后,在体温下融化并释放有效成分。这些制剂针对直肠环境进行了设计,药物释放后会通过直肠黏膜吸收入血。只要正确使用,这类药物大部分能完成预定作用,不会被排出。
2.用药后的操作时间
给药后需要保持一定时间的卧位或静坐,一般建议维持15-30分钟,以确保药物充分融化并吸收。如果给药后短时间内站立、大便或直肠受到机械刺激,可能导致药物部分未完全吸收而排出。
3.直肠状态对药物吸收的影响
若在腹泻或便秘条件下进行肛门给药,有可能因直肠蠕动异常或排便失控导致药物被提前排出。直肠内若存在大量粪便,可能阻碍药物接触黏膜,影响吸收效果,并增加药物被排出的风险。
4.疾病因素的干扰
某些直肠疾病如炎症、溃疡等,可能改变肠道吸收能力,使药物不易充分发挥作用,也更容易被带出体外。
用药后需避免剧烈活动及短时间内排便,尽量保持安静卧位,以利药物吸收。如有疑问或异常反应,建议咨询专业医师评估是否调整用药方法或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