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1.全面验光检查
高度近视或远视患者在配镜前需进行精准的验光检测。验光分为客观验光和主观验光两部分:
客观验光通过自动验光仪初步测量屈光状态,为后续步骤提供参考值。
主观验光则结合试戴镜片,通过患者对清晰度的反馈进一步调整度数,确保舒适性和准确性。
2.选择合适镜片材料
由于高度数镜片厚重,需要优先选择高折射率的镜片材料来减轻重量并缩小镜片厚度。例如:
度数达到1000度,建议使用折射率为1.67、1.74甚至更高的超薄镜片。
高折射率镜片通常采用抗紫外线、防蓝光等镀膜技术,可额外增强保护作用。
3.合理矫正瞳距与散光
瞳距是配制眼镜的重要参数,对成像质量影响显著。需使用瞳距仪或手动方法进行精准测量,以确保镜片光学中心与实际瞳孔位置相吻合。
若伴随散光问题,应同时校正柱镜度数和轴位角度,以避免视觉疲劳或头晕症状。
4.设计镜框与镜片边缘处理
镜框的大小、材质和形状会直接影响镜片厚度和佩戴美观度。建议选择较小的圆形或椭圆形镜框,以减少镜片边缘的厚度暴露。
镜片边缘可通过特殊加工工艺进行抛光处理,使其更加光滑,进而提高整体外观效果。
5.配镜后的适应与复查
配镜完成后,应佩戴一段时间观察是否出现视物模糊、头痛等不适现象。如有,则需及时到专业机构调整度数或瞳距。
每6个月至1年进行一次视力检查,以监测度数变化情况,必要时更新眼镜。
高度数眼镜不仅关系到视力矫正,还可能涉及其他健康因素,如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等风险。应定期接受眼科检查并科学配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