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物理治疗是否有效

2025-02-27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史煜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目前,近视的物理治疗仅对控制度数加深和缓解眼部疲劳有一定帮助,但无法从根本上治愈已经形成的近视。

1.近视的本质是眼轴过长或角膜、晶状体屈光力过强,导致远处光线进入眼球后聚焦在视网膜前方。物理治疗包括多种方法,例如正向离焦、周边离焦眼镜和角膜塑形镜等。这些方法主要通过改变光线在视网膜上的聚焦方式来延缓眼轴进一步增长,对于青少年效果更为明显,但并不能缩短已变长的眼轴。

2.常见物理疗法包括:

角膜塑形镜:通过夜间佩戴硬性隐形眼镜暂时改变角膜弧度,从而调整白天的视力状态。研究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缓青少年近视度数的年增长率。

低浓度阿托品配合光学干预:虽然阿托品是一种药物,但与物理干预结合(例如多区设计镜片),能够显著提高控制效果,减少近视进展的风险。

视觉训练:某些机构推崇的“视功能训练”旨在改善调节功能和排除假性近视,但对于真性近视几乎无作用。

户外活动:增加自然光暴露每周超过10小时,有助于降低近视发生率。

3.物理治疗的局限性在于无法逆转已发展的近视眼球结构问题,特别是对于成人而言,近视程度基本稳定,物理手段难以产生明显效果。儿童和青少年是主要适用人群,尤其是7-12岁期间。

4.一些商业产品如按摩仪器、针灸、电刺激等缺乏严格临床证据支持,且理论基础存在争议。盲目尝试可能导致时间和经济上的浪费,甚至潜在风险。

科学合理地使用物理疗法有助于控制近视进展,尤其是在早期阶段。但面对真性近视,除了正确的矫正之外,目前尚无非手术手段能够永久恢复视力。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