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生理因素:异常的激素水平,如瘦素或胰岛素不平衡,可能会影响食欲。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能抑制食欲;胰岛素则参与血糖调节,也与饥饿感相关。
2.心理因素:高压环境、焦虑或抑郁等情绪状态可以导致食欲减退。这些情绪通过影响大脑中的神经递质,进而改变正常的饥饿感知。
3.药物因素: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生素以及一些治疗慢性病(如高血压或糖尿病)的药物,可能具有副作用,使人感觉不到饥饿。
4.疾病因素: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癌症等,可能影响新陈代谢和身体对食物需求的感知。胃肠道疾病如胃炎或肠梗阻也可能导致食欲下降。
5.生活方式:过度劳累、缺乏睡眠、饮食结构单一或不均衡也会影响人体的饥饿信号。
长期的食欲缺失可能引发营养不良等健康问题。如果出现持续性的没有饥饿感,应考虑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以找出潜在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