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病因识别:下壁心动过缓的常见原因包括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迷走神经兴奋、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的使用以及传导系统的先天性或获得性异常。
2.临床评估:首先需要评估是否存在症状,如头晕、疲劳、晕厥等。如果心率过低且伴有上述症状,需要紧急处理。
3.监测和观察:对于无症状性心动过缓,可进行观察和定期随访,了解心率变化和症状发展情况。
4.药物调整:如果心动过缓是药物引起的,可能需要调整或停止该药物,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考量替代药物。
5.急性管理: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心动过缓的情况下,如出现低血压或晕厥症状,可能需要应用阿托品来提高心率。
6.起搏器植入:对于因传导系统疾病导致的顽固性心动过缓,尤其是对生活质量产生显著影响的病例,可能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
下壁心动过缓的处理需要综合考虑病因、患者症状和疾病的长期风险。通过及时的医学评估和适当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管理这一心律失常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