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可能的原因
粪便嵌塞:通常由于长期便秘导致粪便在直肠内堆积,形成坚硬块状物,难以自然排出。老年人、久病卧床者或饮食纤维摄入不足者高发。
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括约肌过度紧张可能使得排便不畅,尤其是焦虑或压力状态下容易发生。
直肠脱垂或前突:部分患者因直肠壁松弛形成囊袋,粪便易停留其中,导致擦拭时有“未排尽”的感觉。
痔疮或直肠肿物:存在于肛周或直肠内的肿胀物会影响排便通畅。
2.相关症状提示
粪便嵌塞常伴腹胀、排气减少以及偶尔漏出稀便。
括约肌功能障碍可能感到肛门紧绷或疼痛。
直肠脱垂患者可能在排便时看到肛门外翻现象,同时伴随坠胀感。
若合并血便、体重减轻或持续腹痛,需要警惕恶性疾病。
3.检查和诊断
初步可以通过指检评估直肠内是否有硬块。
必要时进行肠镜检查排查器质性病变。
动态排粪造影可帮助明确直肠功能异常,如脱垂或蠕动障碍。
4.处理与建议
饮食调整:增加膳食纤维和水分摄入,有助于软化大便。
药物辅助:如润滑剂或渗透性泻药,可缓解便秘问题。
行为改善:培养规律的排便习惯,避免长时间憋便。
特殊治疗: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手术矫正直肠脱垂或括约肌问题。
如果上述措施未能改善且症状持续存在,应尽早就医以明确诊断并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