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急性期治疗:在脑干梗塞的急性期,及时进行溶栓治疗可能是关键。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可以在发病后4.5小时内使用,以帮助恢复血流。对于75岁的患者,使用溶栓治疗时必须谨慎评估风险与收益。
2.抗血小板治疗:通常会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以减少进一步的血栓形成。这些药物可以降低再次发生梗塞的风险,是长期治疗的一部分。
3.血压管理:严格控制血压有助于预防后续脑血管事件。通常建议将收缩压控制在140mmHg以下,舒张压保持在90mmHg以下。具体目标可能根据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进行调整。
4.康复治疗:由于脑干梗塞可能导致运动、言语或吞咽困难,积极参与康复训练至关重要。包括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职业治疗在内的多种康复方式可促进功能改善。
5.营养支持和护理:确保患者的营养摄入充足,并在必要时给予饮食调整或补充剂。护理方面应注意预防并发症如肺炎或尿路感染,这些是常见的住院期间风险。
6.基础疾病管理:对于伴随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需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改变进行有效管理。这有助于降低进一步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几率。
综合以上措施,在脑干梗塞的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病情变化以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非常重要。任何治疗计划都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设计,充分考虑身体状况与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