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水温控制:坐浴水温应保持在37-40摄氏度之间。过热或过冷的水都会刺激伤口,加重疼痛。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以确保在舒适范围内。
2.坐浴时间:每次坐浴推荐5-10分钟。不宜过长时间浸泡,以免造成伤口刺激和感染风险。
3.坐浴频率:每天坐浴2-3次为宜,根据个人恢复情况可适当调整,但频率过高可能导致伤口周围皮肤过度浸泡,引发不适。
4.使用温和添加剂:可在坐浴水中加入少量的药用盐或医生建议的消毒液,以帮助伤口愈合。但需确保无任何过敏反应,并严格遵循医嘱。
5.疼痛管理:如果疼痛无法忍受,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止痛药物。切忌擅自增加药量或混合使用多种药物。
6.注意姿势:坐浴时避免直接压迫伤口区域,可通过辅助器具改变坐姿以减轻不适感。
积极配合医生的康复指导,合理安排坐浴,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减轻术后不适。若疼痛持续加剧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