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人体穴位与神经分布:穴位多位于肌肉、皮下组织及筋膜等部位,与神经、血管等结构相邻。例如,肘窝处的曲池穴接近桡神经,腿部内侧的三阴交穴靠近胫神经。如果施压过重或刺激角度不正确,可能会引发局部神经末梢受刺激的反应,如麻木感或疼痛。
2.针刺的深度和方向:针灸疗法中,针刺深度通常为数毫米至几厘米,取决于穴位的具体位置和个体差异。若穿刺过深,可能直接触碰到神经干,导致剧烈疼痛或短暂麻痹。研究显示,在极少数情况下,不当针灸操作可能导致周围神经损伤,虽然大部分是可逆性的,但仍需谨慎。
3.按摩和指压风险:对于普通的按压或推拿,除非力度控制失当,一般不会引起神经损伤。但长时间、大力按压某些穴位,如肘部或膝盖附近的浅表神经区域,可能导致局部神经受到压迫,出现短暂性麻木或酸胀。
4.高风险人群:糖尿病、周围神经炎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其神经更易受损,对外界刺激敏感度降低,需要避免强烈的穴位刺激。
准确定位和适量施压是避免神经损伤的关键,如果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评估和停止相关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