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保持清洁与干燥:
每天用温水和温和的抗菌皂清洗患处,有助于减少局部细菌数量,但避免过度摩擦,以免加重刺激。
在夏季或运动后及时更换衣物,防止汗液积聚,对减轻症状有帮助。
2.避免挤压与摩擦:
禁止自行挤压火疖子,否则可能导致炎症扩散或形成脓肿。
穿宽松、透气的衣物,避免进一步刺激患处。
3.局部用药:
如果火疖子尚未化脓,可使用碘伏进行消毒或涂抹红霉素软膏等抗生素药膏,每日2-3次。
在医生指导下,还可外敷一些促进消炎和化脓吸收的药物。
4.热敷缓解:
适当使用湿热毛巾对患处进行热敷,每次15-20分钟,一天数次,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炎症吸收。
5.严重情况就医:
若火疖子反复发作、疼痛明显、出现全身性症状如发烧、乏力,或多个疖子融合成痈,应及时到医院皮肤科就诊进行评估,必要时可进行切开排脓或使用口服抗生素。
火疖子的形成多与卫生习惯、体质因素及环境条件有关。在护理过程中,注意加强个人卫生,避免局部皮肤受到长时间潮湿或摩擦。饮食上宜清淡,多补充维生素,减少辛辣、油腻食物摄入,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恢复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