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体脂和肌肉含量较低:瘦弱的人通常体内脂肪和肌肉含量较低,这可能导致基础代谢率偏低,血液循环效率降低,进一步引起血压下降。
2.营养不良或摄入不足:营养不足是瘦弱人群常见的问题,尤其是铁、钠、维生素B12和叶酸等微量元素缺乏,这些物质在维持正常血容量和血液粘稠度中起着重要作用,缺乏时可导致低血压。
3.自主神经调节能力不足:部分瘦弱者可能存在自主神经系统对血压的调节不够灵活,当站立或活动时更容易出现体位性低血压。
4.血容量相对较低:由于瘦弱者体重较轻,整体血容量可能偏低,无法有效支持身体各部位的血液供应,导致静息时血压偏低。
5.心脏输出量减少:心脏对于瘦弱个体来说,其输出量可能不足,导致全身供血压力不够,也就是低血压的表现。
对于瘦弱者而言,保持健康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改善低血压情况,同时定期监测血压以进行必要的医学评估和干预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