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后偏瘫的生理机制是什么

2025-04-2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病情分析:中风后偏瘫的生理机制主要涉及到脑部血液供应的中断,导致神经细胞损伤,从而影响身体的一侧运动功能。具体来说,中风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类型。

1.缺血性中风:约占中风病例的85%。这是由于大脑某一部分的血管被血栓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阻塞,导致该区域的血液供应减少或中断。供血不足引发神经细胞缺氧和营养缺乏,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受影响的脑区通常是大脑半球的一部分,这会影响对侧肢体的运动功能,因为大脑控制身体运动是交叉进行的。

2.出血性中风:占中风病例的15%左右。这种类型发生在脑血管破裂,导致血液泄漏进入脑组织,增加颅内压并直接损害神经细胞。这种出血可能由高血压、动脉瘤破裂或头部创伤引起,同样会对对侧肢体产生影响。

3.神经传导受损:无论是哪种类型的中风,损伤的神经元无法有效传递信号至身体的其他部位。正常情况下,神经元通过复杂的网络协同工作以实现运动和感觉功能,而当部分神经元死亡或受损时,这种网络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导致偏瘫。

4.炎症反应和代谢变化:中风后,受损区域会出现炎症反应和一系列代谢变化,包括钙离子失衡、自由基生成增加等,这些因素进一步加剧了神经细胞的损伤。

在中风康复过程中,通过物理治疗和药物管理,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和重新连接,帮助恢复一定的运动功能。早期识别和治疗中风症状是提高康复效果的关键。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