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梗患者的普通病理生理过程:心梗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堵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种严重疾病。即使不手术,也可能面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等紧急情况,而这些都需要医生在医院内密切监护和迅速处理。
2.住院的重要性:
住院期间可通过心电图、心肌酶学指标等连续检测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接受规范性的内科药物治疗,包括抗凝药物(如低分子肝素)、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他汀类药物以稳定斑块,以及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率。
医院环境下可以更安全地进行康复评估,例如运动耐量测试、血压及心功能状态评估,以便制定长期治疗计划。
3.未手术的适应症说明:
部分心梗患者可能因冠状动脉病变位置特殊、不完全闭塞、个人身体条件差等原因暂时无法接受介入手术。在此情况下,内科治疗成为主要手段,但仍需严密监控心功能状态。
不手术并不意味着病情较轻,有些患者仍有发生再梗死或恶性并发症的风险。
4.并发症的风险管理:
急性期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例如室性心动过速或房颤,而这些通常需要在设备齐全的医疗环境中处置。
急性左心衰竭可能引发肺水肿,严重者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需要及时使用氧疗甚至气管插管维持生命。
心脏破裂等罕见但极其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也必须在医院内部署解决。
在心梗发作后,不论是否接受介入治疗,均需严格遵医嘱,确保治疗和康复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