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赟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内分泌科
1.激素调节: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直接参与血钙浓度的调节,维生素D则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甲状旁腺激素通过刺激骨骼释放钙质和增加肾脏对钙的重吸收来提高血钙水平。而降钙素通过抑制骨骼中钙的释放起到降低血钙的作用。
2.饮食摄入:饮食中钙的来源包括乳制品、豆类、坚果及某些深绿色蔬菜。成人每日推荐摄入量通常在1000至1200毫克之间。膳食中磷过量会影响钙吸收,而乳糖不耐症可能限制乳制品的摄入,从而影响钙的摄取。
3.维生素D水平:维生素D是钙吸收的关键,阳光照射皮肤可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钙吸收不良,即使饮食中摄入足够的钙也难以被利用。
4.年龄和性别:儿童和青少年在快速生长阶段需要更多钙,而女性在绝经后因雌激素水平下降容易发生骨质流失。老年人则常因胃肠功能减退而影响钙的吸收效率。
5.其他因素:高盐饮食、咖啡因过量、运动不足、酗酒以及吸烟等生活方式因素均可在不同程度上干扰钙的代谢。
关注这些因素,合理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有助于确保体内钙质代谢的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