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药物毒性:抗结核药物(如异烟肼、利福平和吡嗪酰胺)本身具有潜在的肝毒性,这些药物通过影响肝细胞代谢而导致肝脏损伤。数据显示,约5-20%的患者在服用这些药物期间可能会发展出轻度到中度的肝功能损害。
2.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不同,有的人天生对药物更加敏感,即使是在推荐剂量下也可能引起明显的肝损害。这种差异可能与基因因素有关。
3.饮食和生活习惯:在服药期间如果同时摄入过量酒精或高脂肪饮食,可能加重肝脏负担,从而导致肝功能异常。不规律的作息和压力也可能间接影响肝脏健康。
4.基础健康状况:一些患者可能在开始治疗前就存在未被发现的肝脏疾病,例如脂肪肝或肝炎,这会增加肝损害的风险。
5.药物相互作用:除了抗结核药物和护肝片以外,患者可能还在服用其他药物,这些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可能进一步损害肝功能。
需要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相应的调整。如果出现肝功能损害,应及时与医务人员沟通以便采取措施,如调整用药方案或给予额外的保肝治疗。定期随访和监测对于预防严重肝损伤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