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病因:嗜睡症的主要病因是下丘脑产生的神经递质——下丘脑素不足。下丘脑素负责调节清醒和睡眠状态,其分泌减少会导致身体无法维持正常的觉醒水平。遗传因素和自身免疫异常可能在其中起一定作用。
2.临床表现:
日间过度嗜睡:患者即使夜间睡眠充足,也难以控制白天的强烈困意,经常会在不适宜的场合不自觉地进入睡眠。
猝倒:部分患者在情绪波动(如大笑或愤怒)时会出现突然的肌肉无力,但意识通常保持清醒。
睡眠瘫痪:患者可能在入睡或醒来时出现短暂无法移动身体的现象。
入睡幻觉:部分患者在入睡前或醒来后会经历逼真的幻觉,通常带有恐惧感。
3.诊断:嗜睡症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以及睡眠研究结果(例如多次小睡潜伏期测试)。通常需要排除其他导致过度嗜睡的原因,如睡眠呼吸暂停、药物副作用或精神类疾病。
4.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包括使用中枢兴奋剂(如莫达非尼)提升白天的清醒状态,以及抗抑郁药用于缓解猝倒等症状。
非药物干预: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如制定规律的作息时间、规划短暂的小睡,可以帮助缓解症状。
虽然嗜睡症并不属于精神障碍,但其症状可能对情绪和心理健康产生一定影响。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获得科学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