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患者为何不能进食

2025-04-0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病情分析: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不能进食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避免误吸和营养不良。进食可能导致呛咳或食物进入气道,引发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

1.吞咽困难:脑梗死后,部分患者会出现吞咽障碍。这是因为大脑受损后,控制吞咽功能的神经受到影响。据统计,大约30%至50%的脑梗死患者在急性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

2.误吸风险:由于吞咽功能受损,食物或液体可能误入气道,从而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并发症,如吸入性肺炎。研究显示,误吸是导致脑梗死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生率可以达到20%至40%。

3.消化负担增加:在急性期,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可能无法有效消化和吸收营养。强行进食不仅无助于补充营养,还可能加重消化系统负担。

4.意识水平下降:脑梗死可能导致意识水平的改变,如昏迷或嗜睡,使得患者无法主动配合进食,即使意识稍有恢复,进食反应也可能不协调。

针对这些情况,临床上常采用鼻胃管或静脉营养支持来保证患者的基本营养供给。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和专业评估来调整饮食方式,确保安全。在康复阶段,逐渐恢复正常饮食需要专业的评估和训练。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