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肠道蠕动增加:在排便前,结肠会通过蠕动将粪便推向直肠。这个过程中,肠道的平滑肌收缩可能导致腹部不适或疼痛。尤其是在肠道中积累了大量气体或者粪便较为干硬的时候,疼痛会更加明显。
2.压力变化:在粪便进入直肠并施加压力时,身体会产生便意。这种压力的增加也是导致腹痛的原因之一。当完成排便后,直肠内的压力迅速下降,减轻了对肠壁的刺激,从而缓解了疼痛。
3.肛门括约肌的放松:排便时,肛门括约肌放松,帮助粪便排出。在此过程中,可能伴随着腹部的不适感,也可能是因为这种放松而使疼痛减轻。
4.胃肠道的反射活动:当粪便移动到直肠时,会激发一系列神经反射调节肠道活动,期间可能诱发暂时性的疼痛,但这些反射也有助于最终缓解不适。
如果这种疼痛频繁或严重,可能提示其他健康问题,如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或其他胃肠道疾病,应考虑就医评估。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规律的排便时间,有助于减少这类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