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正常PR间期:在常规心电图中,PR间期通常为120到200毫秒。当PR间期小于120毫秒时,即被认为是短PR间期。
2.病理生理机制:短PR间期常常与附加传导束有关,这些附加传导束使心房信号能够更快速地传递到心室,绕过正常的AV结延迟,导致PR间期缩短。
3.常见预激综合征:其中最常见的是WPW综合征。在这种情况下,心电图可能还会显示有δ波(QRS波起始部分的缓慢上升),提示有旁路传导。
4.潜在症状:尽管许多人没有症状,但少数人可能会经历心动过速、心悸、头晕,甚至晕厥等症状。如果存在症状,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和治疗。
5.风险与管理:对于无症状个体,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仅需定期随访。对于有症状或存在其他心脏问题的人群,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或导管消融等干预措施。
窦性心律短PR综合征并不一定意味着立即的健康风险,但可能提示某些潜在的心脏传导异常,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检查和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