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保持皮肤清洁:每天洗澡时使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避免使用热水。洗完澡后轻拍干燥皮肤,不要用力擦拭,以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2.避免抓挠:抓挠会加重皮肤损伤,引起感染或增生性疤痕。可以通过剪短指甲或戴手套来防止在睡梦中无意识抓挠。
3.使用抗过敏药物:如果疙瘩和瘙痒是由过敏引起,可以使用一些非处方的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这些药物能够减轻过敏反应,缓解瘙痒症状。
4.应用局部治疗:外用类固醇药膏如地塞米松软膏可用于减轻炎症和瘙痒,但需谨慎使用,尤其对于长期或大面积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5.保湿护理:使用含有保湿成分的润肤霜,如尿素或甘油,保持皮肤水分,有助于修复皮肤屏障功能,减少瘙痒。
6.避免接触过敏源:尽量避免已知会引发过敏的物质,如某些食物、植物、化学品或动物毛等。一旦确诊过敏源,应远离这些物质以避免症状反复。
若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或合并其他异常表现,如发烧、红肿、流脓等,应及时就医,排除感染或其他严重疾病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