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病因:小腿丹毒主要由化脓性链球菌(如A群β溶血性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这些细菌通常通过皮肤上的小伤口、裂口或溃疡进入身体。
2.传播途径:虽然丹毒本身不是通过空气或接触直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接触到感染者皮肤分泌物或者未充分清洁的物品(如毛巾、剃须刀等)可能会增加感染风险,特别是当自身皮肤有破损时。
3.症状:典型症状包括突然发作的红肿、疼痛、发热以及患处皮肤的温暖感。受感染区域通常边界清晰,并且在触摸时感觉到明显的热量和压痛。
4.高危人群:老年人、糖尿病患者、免疫功能低下者及有慢性皮肤病(如湿疹、脚癣)的个体更容易罹患丹毒,因为他们的皮肤屏障功能较弱。
5.治疗方法:丹毒一般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青霉素类药物。对于存在过敏或耐药性的个体,可以选择其他类型的抗生素。在治疗期间,应保持患处清洁并避免抓挠。
6.预防措施: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时处理和消毒皮肤伤口,避免共享个人卫生用品,可以有效减少感染的风险。
尽管小腿丹毒本身不易传染,但接触感染者的皮肤分泌物仍有可能导致其他部位的感染。重视个人卫生并及时就医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