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确认诊断
躯体化发作通常表现为反复出现的身体不适,但通过医学检查无法发现明确的生理病因。常见症状包括头痛、胸闷、腹痛、乏力等。这些症状可能涉及多个系统,如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或心血管系统。首先应排除器质性疾病,确保症状源于心理因素。
2.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关键环节。
认知行为疗法能够帮助患者识别负面思维模式,并学会用更健康的方式应对压力。
放松训练、正念冥想等技术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从而降低躯体化症状的发生率。
建议定期与专业心理医生沟通,以逐步改善情绪状态。
3.药物治疗
如果患者伴有明显的焦虑或抑郁,可能需要使用抗焦虑药物或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具体药物类型和剂量需由精神科医生根据患者情况制定。
4.行为干预
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睡眠7-8小时,以稳定情绪状态。
适当运动可增强体能,减少对症状的敏感性。
建立支持系统,与家人和朋友保持良好互动,避免孤立无援的感受。
5.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其家属普及疾病知识,使其了解躯体化发作并非严重的器质性疾病,而是心理健康问题的外在表现。通过教育可以降低患者对于症状的过度担忧。
及时采取以上措施,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症状反复发作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