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调整生活习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固定时间上床和起床,包括周末,有助于调节生物钟。
避免在睡前两小时内进食,尤其是含咖啡因、酒精或高糖分的食物和饮料。这些可能会影响身体进入放松状态。
适量运动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但应避免在睡前2-3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
白天避免长时间午睡。若需要休息,建议将小憩控制在20-30分钟以内。
2.优化睡眠环境:
确保卧室安静、黑暗且温度适宜,通常18-22摄氏度最为舒适。
使用遮光窗帘和耳塞以减少外部干扰。
睡床只用于睡觉或亲密活动,避免在床上看电视或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
更换舒适的床垫和枕头,提高整体睡眠体验。
3.应用放松技巧:
深呼吸练习,通过缓慢吸气4秒、屏气7秒、缓慢呼气8秒的节奏可有效降低心率。
渐进式肌肉放松法,从脚趾到头顶逐步紧绷并放松各组肌肉。
冥想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或重复某个简单的词语,可以帮助清空思绪。
想象放松的场景,如海滩、草地等,有助于身心平静。
改善睡眠需要耐心和坚持,短期效果可能有限,但长期坚持会显著提升睡眠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