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应激反应:长期或短期压力会导致交感神经系统过度兴奋,体内皮质醇和肾上腺素水平增高。这种激素变化可以抑制身体对疲劳信号的感知,同时让人处于一种“亢奋”状态。
2.情绪因素:焦虑、兴奋、抑郁等心理状态可能影响睡眠和疲倦感。例如,人在极度焦虑时,大脑处于高度活跃状态,即使熬夜也不容易感觉到困意。
3.昼夜节律紊乱:生物钟调控着人体的睡眠-觉醒周期。如果因为作息混乱、长时间工作或跨时区旅行打乱了生物钟,身体可能暂时失去对睡眠需求的正确信号。
4.潜在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加速代谢,使人精力旺盛,不易感到疲劳。
神经系统疾病:某些神经或心理障碍如躁狂症可能导致人持续亢奋而不感到困倦。
睡眠障碍:如慢性失眠综合征,即使未入睡,大脑可能已经进入了一种“浅表恢复”的状态,减少困意的产生。
5.药物或刺激物:摄入咖啡因、烟草或某些药物会抑制大脑睡眠中枢,使人保持清醒状态。即便药效过去,也可能干扰困意的自然生成。
这种情况如果只是偶发事件,可尝试调整作息,但若频繁发生或出现伴随症状,应及时就医以明确原因。